三二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傲唐 > 第六十六章 出征诏令

第六十六章 出征诏令(2 / 2)

李隆基的命令一下,朝堂上又一片寂静,吃惊的人不在少数。皇帝已经好久没表现这样威严了,在许多大臣的记忆中,皇帝的威严早已经失去,即使在安禄山的叛乱起来之时,皇帝的训斥都是中气不足,恼羞成怒的味道,但今日,他们又看到了让人胆战的圣威。

没有人站出来反对皇帝做出的决定,即使刚才喊的很响的那些反对者也是如此。

“陛下英明!”倒是有人站出来,拍李隆基的马屁了。一个人站出来称赞皇帝的英明后,马上就有一群人跟着说一样的话。一时间,朝堂上又是一片闹哄哄。

李隆基摆手示意诸臣安静,在所有大臣都住了口,站回到原来班列中后,李隆基再问道:“既然朝议决定了要对吐蕃人用兵,那朕还想问问各位爱卿,要如何出兵为好?”

这次杨晞第一个站了出来发表意见:“陛下,臣觉得应该同时对青海和安西用兵,将这两地的吐蕃人完全击破。吐蕃国力不如我大唐,军队数量及战力也不能和我大唐军队相比,此次出征,应当尽量给予吐蕃人以严厉的打击,让他们记住教训,再不敢犯我大唐为止。臣愿望请命出征!”

接着郭子仪也马上站出来,支持杨晞的提议,并大声请命,他愿意率军出征,攻打安西的吐蕃人,并誓将安西各部落的叛乱平定,恢复安西和北庭秩序。他还大概讲述了一下要如何用兵的情况。

但马上就有人站出来,反对杨晞所提,组建两路兵马讨伐吐蕃人的建议。他们的理由是如此分兵,容易被吐蕃人各个击破,不但不能取得战功,反而会被吐蕃人得更多的领土。连宰相房琯都站出来反对了,一时间朝堂间又是一片闹哄哄的争吵。

不过最终还是杨晞和郭子仪的支持者在争论中占了上风。李隆基似乎也烦了,没等争论结束,就散了朝会,只留政事堂诸宰相,还有杨晞、高适、魏方进、张垍等重量级的大臣商量事儿。

人少了,意见更容易统一,在半来个时辰的讨论后,终于得出了最终的结果,组建两路大军,分别讨伐青海及安西境内的吐蕃人。“陛下,要是战事进展顺利,很可能一战就可以竞全功,将吐蕃人的威胁彻底解除!”这是杨晞在李隆基最终下了决定后,当着其他大臣面所说的话。他也再次请命出征,愿领一路人马,讨伐吐蕃人。

---------

几天后,朝廷下发了出征的诏令,以太子李玢为天下兵马元帅,以郭子仪、杨晞为副元帅,组建大军讨伐犯我青海及安西的吐蕃人。

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体领伊丽道行军大总管,以李光弼、李嗣业、张巡、南霁云、程千里、吕崇贲、来瑱、郭英乂等为分总管,将兵十五万,出阳光抵安西,讨论安西的吐蕃人,恢复安西大都护府及北庭大都护府的治域,并令西域各部落,仆从大唐军队的行动,不然以谋逆论处。

杨晞以副元帅的身份领西海道行军大总管,高适、王思礼、庞忠、刘光庭、仆固怀恩、高辅成、浑释之、浑瑊、陈回光、郝廷玉、李抱玉等将为分总管,率军十八万出鄯州攻打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。

兵马元帅李玢并不到职,实际负责战事指挥的自然就是郭子仪和杨晞。

郭子仪年龄、威望、资历都有,领十五万人马出征安西,没有人会有异议。杨晞却不一样,他虽然在平定安禄山的战事中立下了卓著的战功,但在起兵讨伐吐蕃人时候,再领兵马副元帅职,率一大群战功赦赦的战将出征,还是引得许多人不满意,连他手下的一些将领都是这样。那些未曾在杨晞手下领军过的将领,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只是个刚刚弱冠之年的少年人这一事实非常不爽。

不过这不是杨晞担忧的,他有的是办法让手下将领听服他,他担心的还是自己身边的人反对。

在朝廷下发诏令时候,杨晞并未和父亲杨国忠商量过这事,朝廷诏令下达了,杨国忠也知道了,他这个父亲大发雷霆了!(未完待续。。)RT</div>

天才一秒记住(三二小说网)地址:www.32txt.com

最新小说: 鬼帝倾世宠:毒手医妃 冷傲太子妃:杀神归来 驭兽狂妃:逆天四小姐 凤逆天下:冥王毒宠邪魅妃 皇叔宠狂妃:医女太凶猛 强娶王妃:王爷太霸道 嗜血佣兵女神:邪王太腹黑 鬼王宠妻:腹黑小魔妃 溺宠天下:倾世医妃 萌妃很腹黑:王爷束手就擒